引言
量化研究中,灵感与落地之间,往往隔着一段不易跨越的路径。对于刚入行的研究员而言,借助团队协作将想法变成现实,是实现快速成长的关键。
本期《同心同行》,我们对话加入大岩不久便获得“最佳新人奖”的小N,从她的视角,走进Quant的进阶之路,以及核心制团队的工作日常。
解锁Quant的第一关
Quant的成长,通常由一个“能力三角”支撑:扎实的数学与统计学基础,熟练的编程能力,以及系统化的研究与回测体系。
小N本科攻读统计学,打牢了回归分析、时间序列与贝叶斯方法等数理基础;硕士阶段转向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,进一步强化了编程与机器学习方法论。
“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十分关键,”她分享了本科时期参与的一个统计学项目,“我曾用非参数方法(如 AR Sieve Bootstrap)为单条时间序列构建置信区间带,使得其在同分布的多条序列上仍能保证覆盖率。这类方法不依赖特定分布,适用于平稳与非平稳序列。这些经验能帮助我在工作中严谨地分析市场数据的分布和相关性。”
多个学术项目的锻炼,使小N逐步形成从数据清洗、特征工程到建模与回测检验的完整思路。
小N在职业选择上几乎没有犹豫,大三保研后,她将量化明确为第一目标,并开始有针对性地向量化私募投递实习简历。她先后在多家国内头部私募实习,既体验了多PM制团队的多元协同,也感受了核心制团队的高效集中,这些经历让她对量化研究的工作方式有了更具体的理解。
核心制团队是如何运转的?
在小N看来,核心制最大的优势在于高效:沟通链路短、方向清晰、反馈及时,这让新人能够快速适应并成长。“大岩的研究员可以直接与PM对接,这大大降低了信息不透明和试错成本。”
在大岩,整个投研团队聚焦于同一套策略,并根据阶段性课题,以项目制组建“攻坚克难”小组。“小组内的分工很明确,”小N举例说:“研究员负责因子逻辑和策略原型设计,并提出数据与算力需求;IT 则负责搭建底层架构,包括数据库建设、数据获取与并行计算等支持。”这就像所有人合力完成一幅拼图:“研究员在设计方案时,会把实现成本与算力考虑进来,IT在落地的过程中也会提出工程优化建议,双方在反复讨论中快速迭代,共同将想法一步步变为现实。”
微调的复利效应
核心制的高效运转,往往以团队的稳定性为前提,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仅少数管理人采用这种模式。而稳定的背后,离不开成员的信任与归属感。
尽管加入公司不久,但小N已经迅速融入:“CEO每周都会和每位研究员一对一交流,讨论研究方向,并耐心分享实战经验;同事之间也乐于讨论,大家互相验证想法,吸收不同观点。”
这种温度也自然延伸到工作之外。公司倡导“体力是能力的边界”,不仅提供运动场地,也组织各类团体活动,“我下班后常和同事一起游泳、打羽毛球,大家在运动中增进默契,这种熟悉感反过来让工作中的配合更加顺畅。”
今年公司年会上,小N分享了《大模型的微调技术》,介绍如何通过训练,提升大模型在特定任务中的精准度。其实,团队的高效协作与大模型微调有相似的逻辑:每一次细微的迭代,都依赖于持续的反馈与调整,在反复优化中形成流畅而默契的节奏。
结语
小N的体验,既是个人成长的轨迹,也是我们观察核心团队制的一面镜子。正如她所言,“量化行业非常锻炼思考能力,而在大岩这样协作互通,连接紧密的平台中,每一份思考都有生根发芽的可能。”
公司 · 简介
深圳嘉石大岩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3年6月成立,公司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。
大岩资本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全球金融市场投资经验。目前40多位专业人士因为共同的梦想和追求聚集在一起,他们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、牛津大学、清华、北大等海内外名校,拥有数学、计算机、医学、物理、金融工程等复合学术背景,形成了国际化、学术化的专业量化人才梯队。
在深耕中国大陆资本市场的十余年里,大岩资本在私募证券投资领域,累计获得包括5樽金牛奖在内的30余项业内奖项;2017年为业内首家通过国际公认、标准最高、最权威的ISAE3402鉴证准则;2018年获得SBAI国际对冲基金标准委员会认证(现全球另类投资准则委员会),意味着大岩内控体系、合规要求达到了国际认证标准。
公司曾用三年时间实现资产管理规模跨越百亿,成为中国业内领先的私募证券基金。大岩资本着力于量化投资技术、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创新,是科学投资的先行倡导者和实践者,以维护金融生态环保为己任,在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同时,也使资本市场更有效,从而为社会实体经济提升价值。
大岩资本联合专业公益机构,设立了“贫困儿童医疗救助公益基金”,致力于“以资本力量,为孩子的生命护航”,在实践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模式回馈社会。